广东怀集刚完成抗洪救灾工作不久,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又袭击了贵州省榕江县。自6月24日起,榕江县连续遭遇强降雨,都柳江洪峰流量达1958年有记录以来最高值,部分区域水深至四楼高度,超10万人受灾,形势万分危急。
贵州省榕江县城被洪水淹没 新华社图
红色动员令下的声声请战
灾情就是命令!尽管榕江县并非碧桂园服务项目所在地,但远在200多公里外的碧桂园服务贵州区域凯里分公司的党员和员工们心系灾区。收到集团党委救灾倡议后,党支部与项目总池继铸立即发起驰援榕江的动员。
动员令刚下达,会议室里尽是请战声——“我报名!”“我参加!”“我可以!”“我愿意!”在这个规模不大的项目,30多人踊跃报名。来自榕江的党员杨松林,妻子已怀六甲,安排好家人后毅然报名:“榕江的水土养育了我,如今家乡遭难,我必须回去尽一份力!”
经与黔东南州物业行业协会对接商议,首批由15人组成的抗灾救灾党员突击队迅速集结,星夜兼程奔赴榕江。他们中不乏党员和退伍军人,让我们记住这些逆行英雄的名字:吴崇、刘爱民、杨松林、叶朝胜、彭华峰(以上为党员、退伍军人)、吴家恒、杨军、蒲德荣(以上为退伍军人)、池继铸、冉雄武、周兴凯、杨秀成、龙民汕、杨再芹、黄尧香。
抗灾救灾党群志愿服务队成员迅速集结
物资先行,心系灾民
6月27日下午1点,历经2个多小时雨中奔波,突击队抵达榕江县城,并带来100箱矿泉水、30箱泡面、30箱八宝粥、6箱面包、2台消毒机及应急药品。
面对洪水肆虐后的景象,队员们心急如焚。队长池继铸一声令下:“一切行动听指挥:先送物资!”顾不上吃饭,队员们火速下车,接力搬运救灾物资,争分夺秒让物资早一刻送达受灾群众手中。
队员们达到榕江后迅速搬运救灾物资
项目总池继铸、党员彭华峰带头从货车卸下救灾物资
清淤战场,俯身奋战
恰逢榕江县发出《关于开展清污除障保卫家园总攻行动的紧急动员令》。接到政府安排后,队员们仅用10分钟匆匆吃完午饭,便立即投入榕城尚品小区的清淤战斗。
洪水过后的现场,淤泥深积,一些地方充满恶臭。队员们撸起袖子用铁锹、铁铲、手推车等简易工具,一铲铲、一车车地清除淤泥、垃圾和砂石。在党员的带动下,大家越干越起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为群众们抢回一个干净的家园!
队员们迅速投入清淤工作
党员杨松林奋力清理小区淤泥
队员冉雄武用力清理淤泥中的杂物
党员刘爱民外运送淤泥与杂物
队伍中的“铁打主力”、45岁的党员刘爱民,始终冲锋在最脏最累的地方,一次次带头踏入及膝深的臭淤泥中,奋力铲挖、搬运。党员叶朝胜,家中尚有一对不满3岁的双胞胎,在妻子支持下毅然逆行而来。深夜休整间隙,他给妻子发去一张满身泥污的照片报平安,妻子回复:“你辛苦了,千万要注意安全!”
退伍军人吴家恒清理淤泥中的电动车
党员叶朝胜清理被洪水浸泡过的电动车
肩背搭起“安全桥”
清淤过程中,队员们发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被困积水中,立刻上前小心将其背至安全地带。惊魂未定的老人紧握队员的手哽咽着说:“感谢党,感谢你们的帮助!”
党员叶朝胜把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
部分低洼路段积水未退,深及小腿,淤泥湿滑,成了群众出行的阻碍。党员杨松林、叶朝胜等人二话不说,俯身蹲下:“上来,我背您!”他们咬紧牙关,弓起脊背,在浑浊的积水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返跋涉,用肩背为急需通行的群众架起了一座临时的“安全桥”。
直到深夜,队员杨军等依然背负群众走过低洼积水地
心系未完,随时再战
6月27日晚,新的救援物资抵达。忙碌了大半天的队员们尚未喘匀气息,也顾不上吃饭,又立刻投入紧张的物资搬运工作,将物资一一搬运到指定地点。
队员们夜幕下搬运第二批救灾物资
然而,6月27日晚至28日,都柳江流域再遭特大暴雨袭击。榕江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防汛Ⅰ级应急响应,要求所有救援队伍撤离。接到指令时,队员们甚至来不及取回驻点的消毒机,便按党委政府安排迅速撤离。
撤离途中,队员蒲德荣看到一位交警正冒雨执勤,迅速抓起自己的雨衣递出:“同志,快披上!”透过后视镜,看到那抹荧光绿披上雨衣继续坚守在风雨中,一股暖流涌上蒲德荣心头。
雨中指挥交通的交警接过退伍军人蒲德荣雨衣
抗灾救灾是碧桂园服务集团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此前的6月19日,碧桂园服务集团党委就发出《关于在抗洪抗暴雨抗台风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动员令》,下发“党员抗灾救灾八条”,号召全体党员在抗灾救灾中冲锋在前,特别是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抗灾救灾工作征召、带头驰援周边受灾地区。
目前,榕江县二次洪峰已过境,县城清淤除障进入攻坚阶段。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碧桂园服务贵州区域再次响应集团党委号召,联合黔东南及黔南组建了23人的第二批抗灾救灾突击队,即将重返榕江,继续驰援抗洪救灾工作。
祝愿——
榕江,平安!